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Connor 云币网官网入口 2025-08-01 3 0

七月,热浪席卷大地。宗馥莉正面临一场《继承之战》。天水“血铅”事件引发热议,《毒物图鉴》详解致命之毒的真实面目。

中东大地硝烟弥漫,《波斯人》回溯伊以冲突纷争不断的历史源流。

高考结束后各地离婚预约量上涨,佐证《生育制度》中婚育的真相。

电影《酱园弄》热映,从詹周氏杀夫案一窥《抗战时代的生活史》里上海沦陷区的众生相。

分享好书,共同阅读。这个七月,搜狐文化编辑部为大家甄选28本新书、好书,用理智穿透喧嚣复杂的舆论场。

【文学】

01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继承之战

[美]詹姆斯·B.斯图尔特 / [美]蕾切尔·艾布拉姆斯 著,李磊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2024-10

《继承之战》是同名高分美剧的故事原型,以美国传媒大亨萨姆纳・雷德斯通家族的继承风波为蓝本,由两位普利策奖得主詹姆斯・B.斯图尔特与蕾切尔・艾布拉姆斯共同撰写。90多岁的传媒大鳄萨姆纳·雷德斯通一手缔造派拉蒙全球,却在晚年陷入子女与情妇之间的遗产继承大乱斗。原本并不受重视的女儿莎莉・雷德斯通,此时也不得不卷入这场遗产争夺战。

两位作者凭借专业记者的敏锐,深入挖掘了这个家族的复杂纷争。从性侵丑闻到家族内讧,从遗产争夺到企业控制权之争,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家族成员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人性的丑陋被暴露无遗,每个人都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可以说是一本关于遗产继承的“权力的游戏”。

书评人:苏益 | 高中语文教师、专栏作者

02

展开全文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凤凰籽

东来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5-06

东来两次用壁虎断尾,比附主人公割断来处的残缺与恓惶。人是有来处的,来处会隐匿,却不会消失。长大后,那些曾让人年少时蒙羞,发狠要一刀两断的过往里,藏着让人修缮残躯的珍宝,尽管它们不再完好无损。我喜欢小说里那些关于自然、植物与动物的段落,它们是一个人重新走在来时的路上,还能捡回的童年富矿。春风催化,不同于一去不返的人们,燕子每年春天都回来,回同一个地方,重修旧巢,孕育新雏。在加速求变的活法之外,自然遵循其古老的节律,并慷慨启示着失落的现代人类。

书评人:刘欣玥 | 青年评论家

03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

许子东 著

九州出版社&理想国 2025-05

许子东得以从学院内、外双重视角,看待自己的专业。他一定明白各种来来去去的时新文学理论,但选择了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谈论小说,以及小说所辐射的生命百态。这其实触及小说之所以为“小说”的本命意义。所谓稗官野史、巷议街谈,小说缘起于市井人间,是一种最鲜活的话语。

书评人:王德威 |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04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燕子呢喃,白鹤鸣叫

阮夕清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光relire 2025-05

质地细密,技艺精良,唯有长期生活在无锡,对于本地人与事熟稔到骨子里,才能写得出的在地小说。笔法极沉稳,哪怕再离奇的事情,也要深埋在耐心的铺垫中。传奇并不奇,而是一定生长在日常的脉络中,大历史的变动也隐藏在小人物的命运讲述里,并不特别声张,可等你一回想,会忍不住骇然。这就让小说很值得回味。

书评人:邓安庆 | 作家、书评人

05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日]幸田文 著,史诗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未读/未读·文艺家 2025-06

就像人各有履历一样,树也如此。它们各自在身体上刻下记号,向世间展示自己的过往。”这本书太动人,树木知识浅薄的我,忍不住搜索书中提到的每一种树的图片,但发现文字的魅力远胜于视觉。爱树的人真幸福,有树相系的人生,必定丰盈而富足。

书评人:祝羽捷 | 作家、策展人、文化学者

06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证明

宥予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铸刻文化/单读 2025-04

《证明》是青年作家宥予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十篇小说。这十段相互映照的人间往事,写给逝去的人、失落的人,沉默的人、逃离的人。在遗忘大流行的时代,以记忆为盔甲,为尘世中低微的声音证明。

书评人:单读编辑部

07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鲟鱼

邱兵 著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2025-06

《鲟鱼》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故乡重庆和后来工作生活所在上海的亲朋故旧。作为前新闻人转型努力的非虚构作品,文字情感一如《越过山丘》。另一部分,也即邱兵作为书名的《鲟鱼》,是一部虚构的小说。时间跨度从1988年到2023年,以马爷与张渝民的生死相缠为主线,蜻蜓点水般把时代带给所有人的梦想和机会写了出来——只要活着,只要努力,厨师、扒手、棒棒和大学生一样有机会,哪怕只是挣扎。邱兵在《鲟鱼》一书中所书写的,无论小说还是忆旧,依然是充满烟火气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哀而不伤,充满温情。

书评人:朱学东 |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

08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海燕

姚鄂梅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06

读完姚鄂梅的长篇小说《海燕》,脑海中突然浮现梅森・柯瑞在《她们的创作日常》里的论断:当女性试图将自我表达置于“贤妻良母” 的角色期待之上时,她们需要为自己不断赢得空间,并妥善处理随之而来的愤怒、愧疚和怨恨。姚鄂梅笔下的“海燕”,断然不是那只在暴风雨中振翅高飞的“大女主”,而是一个被淹没在人群之中,用几十年的时间处理“愤怒、愧疚和怨恨”的普通女孩。《海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部拒绝迎合当下审美趣味的女性小说。无论对女性还是男性读者来说,姚鄂梅通篇都没有提供任何“情绪出口”,反而用相对压抑的笔调,写了一个关于“生存”而非“成长”的故事。书中的事件或许极端,但海燕的心理图景、职场生态的倾轧、原生家庭的微妙枷锁,却真实得令人感到疼痛。

书评人:淘金汉 | 书评人、影评人

【历史·文明】

09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抗战时代生活史

陈存仁 著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2025-06

有关抗战的史料,大多来自正面对敌战场。最稀缺的,是像本书这样专门记录民间社会的文献。

书评人:贾行家 | 作家、得到APP总编辑

10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文弱书生:前现代中国的男性气概

宋耕 著,周睿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 2025-06

本书的核心议题是阴柔性的“才子”形象如何体现传统中国的性别建构。作者用西方理论与经验和中国文本对话,细致地阐释了古代中国“男性气概”的生成是一种“迥异于西方现代普遍模式”的独特建构。在中国男性史的研究上,本书有重要的贡献。

书评人:黄克武 |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11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唐后期皇权问题研究:对隐藏性权力的考察

叶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5-04

叶炜教授的《唐后期皇权问题研究》,是一部极见功力的政治制度史研究著作。作者选取了三个视角——皇权对信息流动的控制、皇权对议题及政务程序的掌控,以及皇权对大臣对自身人格依附的塑造——来展示安史之乱后唐代皇权的特征。作者对“隐藏性权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运用,颇为有力地揭示出皇权在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时所做出的、溢出制度规定之外的调整。在作者的视野中,唐后期的皇权既受制于旧法成宪、官僚体制,以及安史之乱后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又受到其行使者的主观驱动,因而在显性君主权力之下,展现出不断演生变化的形态。唐宋之后君主独裁的加强,便是这一演化的结果。由此,作者又对“唐宋变革论”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

书评人:君实 | 图书编辑

12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波斯人:万王之王的时代

[英] 劳埃德·卢埃林·琼斯 著,冯丽平 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后浪 2025-05

《波斯人》从波斯本土的视角重构历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帝国的全新窗口。劳埃德·卢埃林-琼斯教授摒弃了传统希腊史学的偏见,通过苏萨石刻、波斯波利斯铭文等一手文献,还原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治理逻辑与文化脉络。书中不仅描绘了居鲁士大帝的宽容宗教政策与大流士的伟大改革,更以考古新发现揭示了波斯帝国的行政体系与多元文化融合。这种自下而上的叙事方式,使我们得以摆脱对于波斯的刻板印象,直面一个以合作与包容著称的超级文明。作者巧妙结合铭文、手工艺品与考古证据,既展现了波斯帝国的辉煌成就,也剖析了其因继承制度缺陷导致的衰落。全书语言凝练、史料扎实,既适合历史爱好者深入研读,也能引发普通读者对文明比较与历史书写方式的思考。

书评人:沙老师 | 图书编辑

13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百年家事:邻水李家的四代人生

李昕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07

作者笔下,朝代更替最难交代的背景家世写来坦坦荡荡,没有纠结。写老人家独立的人格,文字风格优雅不见溢美;说难言之隐清可见底,不存芥蒂。分析复杂的世局三言两语如庖丁解,写父子连心处至情至文感人下泪,写大时代穿插一些小故事活泼生动。——最难写的人物就是父亲,古往今来留下的好文章很少。

书评人:王鼎钧 | 旅美作家

14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

黄博 著

中华书局 2025-06

在《如临大敌》中,黄博延续了《如朕亲临》《宋风成韵》等过往作品的写作风格,在通俗历史写作中展现了扎实的学术训练基础,找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切入点,展现了一段不太为大众读者所知的宋史。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第一,打破北宋(特别是仁宗朝)政通人和的浪漫主义想象;第二,发生在1054年四川的谣言大恐慌这段历史本身充满了戏剧性;第三,通过研究谣言,作者提出了“历史的听觉”这个历史编纂学上很有趣的概念。在本书结语中,黄博阐释了研究历史上谣言的重要意义:“谣言的出现,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击穿厚重的正史精心编造的谎言,以夸张的方式述说那些被遗忘或掩盖的往事。”

书评人:林子人 | 资深文化记者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

【社科·哲学】

15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生育制度

费孝通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 2025-06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80年前所写的《生育制度》这本书,讲透了婚姻、生育和社会继替等问题的本质。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先生的观点毫不过时。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婚姻不幸福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设计出一套生育制度,强制男女共同养育孩子,且不能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目的并不是让婚姻中的男女幸福,而是让族群延续和稳定。这个婚育制度,是落后生产力的产物。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个体日益独立、社会分工日益完善,单亲家庭的孩子照样能够获得完整的生存技能。那么,这个延续了很久的婚育制度,很可能会被瓦解。

书评人:王海涛 | 搜狐网总编辑

16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爱的失序: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

[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盖恩斯海姆 著

苏峰山/魏书娥/陈雅馨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望mountain 2025-05

在《爱的失序: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中,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尔夫妇尝试从社会学角度审视现代社会的亲密关系,即爱情。本书将个别的生命史经验放在广泛的社会秩序中理解,意识到失序是爱情的一部分,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随着性别平等、婚姻自由、就业市场的变化,爱情不再是命运的安排,而成了个人选择的战场。婚姻模式开始转型,从核心家庭到协商家庭、开放关系,再到各种非传统家庭形态的崛起。个体化的进程让人们拥有了更多选择,但也让关系变得更脆弱:亲密关系充满承诺与期待,同时又弥漫着焦虑与不安。

书评人:阿命 | 图书编辑

17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超人类主义:改造人类状况:历史、哲学与现状

[意]罗贝托·曼佐科 著,杨柳 译

商务印书馆 2025-05

“只要有足够坚定的意愿,原则上一切可能的事情都可以做到,这既是科学的伟大荣耀,也是它的巨大威胁。”在这个宗教、道德式微,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科学接过了宗教和道德的大纛,冀望化腐朽为神奇,化必死为永生。超人类主义者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意欲解开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打开尼采之结,以期再造“超人”:尝试架设通往永生的桥梁,或者在人类真正有机会永生之前先把自己倒悬冷冻起来;以基因兴奋剂、促智药、神经技术为自己塑造超级英雄般的新肉身,再造一个以享乐为要务的美丽新世界;以至于向宇宙扩张,在宇宙层面操作物质和能量,使人达到“如神”境界。这一理想绝非可笑的幻想,而是这个后人类时代正在遭遇的现实。

书评人:朱健 | 图书编辑

18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牛奶狂潮:身体、科学与希望

麦秀华 著,吕红丽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2025-05

从《牛奶狂潮:身体、科学与希望》的论述看,营养机构推广的是牛奶的科学价值,企业营销的是提升儿童“社会竞争力”的实用功能,而消费者购买的是“营养”和“健康未来”的承诺。可以说,牛奶在当代中国的普及源于一种基于本土社会现实(如普遍的育儿焦虑、对健康的重视)和科学知识传播的内生性需求的爆发,而不能简单贴上生活方式“西方化”的标签。无论如何,这场“牛奶狂潮”汹涌而来,已经如此明显而广泛地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尽管在历史纵深上或许有所欠缺,但书中关于“营养主义”如何重塑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分析仍引人深思。

书评人:郭晔旻 | 文史专栏作家

19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美貌的神话:美的幻象如何束缚女性

[英]娜奥米·沃尔夫 著,殷曼楟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后浪/后浪智慧宫 2025-05

1991年的书曾引发两极反响。在书中,娜奥米·沃尔夫批判了虚构的完美身体标准对女性的压迫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三十四年后的今天,尽管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观念的进步使主体性审美成为可能,但商业与技术仍然使越来越多的人卷入身体商品化之中。在美颜滤镜无处不在的今天重读此书,其意义不在于寻找标准答案,而在于延续波伏娃以来的批判性分析视角,在数字幻象中保持自省,汲取打破框架、接纳自己的力量。

书评人:陆晔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财经·商业】

20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为什么不能多印点钱

[英]英格兰银行/鲁帕尔·帕特尔/杰克·米宁 著,安昀 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湛庐文化 2025-04

由于种种原因,货币问题是经济学通俗读物乃至通识教材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在经济学中纳入对货币的认知,尤其是实务层面和道德责任的理解,正是《为什么不能多印点钱》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不同,这本书由英格兰银行推出,因此专门有一章讲述“银行是如何运作的”。在传播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从中管窥金融机构在帮助年轻人了解经济学知识方面的独到视野。由此,也可以更完整地理解“长久以来,经济学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聚焦资源分配,另一种则试图解释社会的运行,这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话题。”

书评人:本力 |香港中文大学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香港国际金融评论》执行总编

21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危机、改革与崩溃: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于晓华 著

中信出版社 2025-03

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清晰的框架,即在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元明清三朝,政府的财政问题主要分为三方面:国内财政方面的财政供养和央地财税收入分成问题,宏观货币经济方面的实物货币和纸币的供给和流通问题,以及面向国际的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和全球化问题。相比其他同类型书籍,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作者发挥了个人学贯中西的优势,用冷静中立,而不是道德批判的眼光温和看待历朝历代的历史局中人,在指出他们决策的优劣同时,也对他们面临的局限性和掣肘给与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同情,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跳出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让大家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经济原理都有一个更为完整和公允的认识。

书评人:包特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科普·新知】

22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毒物图鉴:我们身边的危险

[俄]萨基纳·齐纳洛娃 著,刘丹妮 译

贵州教育出版社&后浪 2025-06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首先在于“不高冷”。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颇具趣味地把具有代表性的70多种毒物分门别类介绍给我们。作为俄罗斯高分子化学家兼插画师的萨基纳·齐纳洛娃,显然懂读者想要什么。她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之外,还为每种毒物绘制了哥特风插图。同时,这本书最可贵的作用是引导我们理性认识身边的毒物。当我们读懂这些来自身边的危险密码时,就能更从容地拥抱这个复杂却美好的世界。毕竟,真正的勇敢,是明知危险存在,仍有与之和解的智慧。

书评人:暗夜大佬 | 豆瓣专业书评人

23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荷兰之光:惠更斯家族与欧洲科学的形成

[英]休·奥尔德西·威廉斯 著,王斌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万川 2025-07

在17世纪欧洲科学的星空,惠更斯是一颗耀眼的星。作者利用丰富的史料生动描述了惠更斯的一生,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惠更斯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望远镜、钟表制造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科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读这部传记,可获知许多与惠更斯相关的人和事,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也是有关荷、英、法等国科学家密切交往,共同促进欧洲科学形成的故事。惠更斯每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收获的并不都是赞美,往往还有质疑和挑战,他被学术界肯定,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这是真实的科学故事,有助于读者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该传记文笔流畅,科学概念准确,译者严谨细心,传达了原作精髓。

书评人:戴吾三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

24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客厅里的鲸鱼

[英]约翰·鲁思文 著,汪疆玮 译

西苑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2025-05

豆瓣9.8分海洋纪录片《蓝色星球》导演的海洋探险笔记。潜入《蓝色星球》拍摄现场,揭秘史诗级镜头背后的冒险与感动,比纪录片更震撼的文字影像。本书作者约翰·鲁思文,曾获艾美奖,是唯一参与《蓝色星球》全系列拍摄的导演,动物学博士,拍摄制作近50部海洋纪录片。书中首次公开拍摄内幕,深潜设备故障自救、与巨型乌贼对视的窒息瞬间,目睹被渔网缠住的濒死鲸鱼……每段经历都堪比惊险电影,更用动物学博士的专业视角,解读深海生物的生存智慧与演化奇迹。书名“客厅里的鲸鱼”化用谚语“房间里的大象”,作者以亲身经历呼吁:仰望星空时,别忘了低头守护这片“咸水之乡”。

书评人:西苑编辑部

【艺术·生活】

25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谁来决定吃什么

陈宇慧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光 2025-06

急不可耐地读完了,毫无疑问是近年读到关于吃的随笔集里最喜欢的一本:完全是本土的食材本土的菜肴,即时的困境即时的风潮,既有饮食背后的文化,又有厨房小妙招,有食物维系的动人情谊,又有“从前慢”式的追忆和慨叹。本来每期不落收听田螺老师的播客,以为大概都是听过的主题,没想到延展开来,还有这么多有趣和精彩。读的时候一边记知识点,一边惊呼田螺老师在菜谱外有这么好的文笔。当美食描述变成清一色的“糯叽叽”和“入口即化”,当滤镜后的照片和视频里的蒸气惑人耳目,我永远不会忘记最初对美食的热爱,来自匮乏时期在书中读到的所有未知美食的描述。手机闻不到香味,但文字可以,想象可以——虽然读完是真的很饿!

书评人:CaaaaaR | B站博主

26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黄琼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5-05

当代学界有“视觉文化转向”之说,此一领域关注文字之外的图像资料与视觉现象以及其背后的视觉机制,开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研究领域。在有关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中,近现代因处在古今中西交汇的“图像转向”时刻,各类资料和现象极为丰富,在研究上也别具价值和意义。黄琼瑶博士的《“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在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新锐之作。本书涉及视觉建构与社会心态、视觉消费与时尚变迁、视觉实践与创作主体、视觉技术与图像复制等丰富主题,还原出近代视觉文化的多彩光谱,新见迭出。尤其对视觉媒介的物质性与技术性的探讨,极富新意。

书评人:王宏超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

27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宋徽宗的茶事

周重林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浦睿文化 2025-05

这本书,无疑是欣赏宋朝美学的案头书。同时,作者在注解宋徽宗《大观茶论》的基础上,从“宋茶”文化出发,敏锐捕捉到这段物质文化史背后的政经看点。自宋太祖以来的崇文抑武,本质是团结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公共舆论,重建合法性。茶事,是这一策略的缩影。宋徽宗将“茶事”上升到礼法高度,有社会趋势、个人品味、权力表达(宫廷茶仪、分茶赐宴)等多元因素。作者结合相关史实,打破了“艺术与政治”二元对立的偏狭史观,也为观察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茶税来源、茶农起义)、解读宋徽宗的复杂形象,提供了新的维度。

书评人:宋观 | 独立书评人、资深媒体人

【童书·绘本】

28

穿透喧嚣的迷雾 | 搜狐文化7月书单

小狐狸化形记

扬纸 著

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2025-04

《小狐狸化形记》对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思,这份洞察力与批判精神实属难得。更重要的是,作品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流露出作者温柔而坚定的个人气质,十分有魅力!

书评人:CMJ骆驼哥 | 漫画家

统 筹|钱琪瑶

编 辑|张天娇

渠 道|张天娇

*本文为BOOK方物独家原创内容

未经BOOK方物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

评论